《认知觉醒》阅读小记

Posted on 2024-01-25 |    

上一篇博客文章竟然已经是四年前的事情了,最近看《认知觉醒》这本书,阅过留痕,输出点什么才能真正给自己留下一些东西。

一开始在微信读书榜单上看到这本书总觉得是什么鸡汤畅销文,直接略过,后面一度被其高评分所吸引,阅读之后,书里很多方法也是整合了当前比较“经典”书籍一些实践方法,例如《微习惯》、《刻意练习》、《心流》等等,恰巧这些书都曾看过,相当于又巩固了一下这些书里面的一些观点。

给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个观点是对于“认知”和“知识”二者的不同,作者也是引用了他人的一段话,大意是“考试考高分并不叫有知识,能够侃侃而谈高谈阔论也不叫有知识,只有当局势不明朗时,没有人告诉你应该怎么办,而错误的选择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后果时,如果能因为有知识帮助你做出一个正确的决策,才是真正的有知识"。

作者提到阅读的本质是为了“改变”,恰好最近一段时间也在思索阅读的目的,有时候可能会看很多小说、名著,看完之后好像什么也没有留下,会让我感到一些迷茫,而纯看一些理财、社科类的是否又觉得带有一丝功利。之前读微习惯、刻意练习之类的书,但是行动起来却寥寥无几。真正的成长不在于懂得了多少道理,而是改变了多少,行动才是王道。所谓“懂得了很多道理,却过不好这一生”就是缺乏行动。不过“要行动”这个“道理”大家肯定早早就明白了。需要长想“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”?

书中提到的另一个观点就是每次读书只取最打动自己的点,然后去实践、去改变,这样读书不仅收获更大,而且不会焦虑,不必罗列全书的思维导图、框架等等。

此外,还有一个观点也深深打动了我。大意是说要想让自己变得更加平和,首先要认识到世界的多维性,并深刻印在脑子里。“比如有些人成年后和自己的父母越来越疏远,因为看不惯老一辈人的言论、习惯,接受不了他们对自 己的关爱(干涉);很多儿媳跟婆婆不和睦,在带孩子的问题上矛盾不断;很多亲密的夫妻或情侣, 也常常因为对同一件事存在分歧而相互怄气。如果我们知道出现这种情况仅仅是因为他们的“相机”和 自己的不同,就很容易明白他们其实并非存心与我们作对,甚至他们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。” 我们应该有“向下兼容”的意识,要么“一笑而过”,要么耐心和他们讲解什么是好的,也许通过讲解和引导,他们能够理解自己。但如果理解不了,我们更应该体会和包容对方! 反思自己,有时候因为接触了更多的信息或者阅读了几本书,再和亲人、爱人、朋友争论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是对的,因为书里的观点是这样,且不说书里的观点一定正确,也可能你运用观点就错了,再克能⻆度是多元的,多理解别人的⻆度。

书里很多不错的观点,只写这些让我印象最深的。